墓园新闻

沈阳龙生墓园|这些各种各样的墓葬形式,你听说过吗?

沈阳墓园选墓地 2018-04-10

一、瓮棺葬    瓮棺葬,是古代以瓮、罐等陶器为葬具来安葬死者的一种葬俗。这种葬俗起源于史前时期,见于世界许多地区,如在朝鲜和日本就曾发现大量的瓮棺葬。这一葬俗史前时期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到战国秦汉时期则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以及辽东地区。据统计,至今已发现瓮棺葬二千座以上。    在中国,这种葬俗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秦汉时期,直到解放前,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有保留。史前时期,考古学者已经在河南舞阳贾湖、陕西临潼扒白家等遗址发现儿童瓮棺葬,年代约在8000年前,其后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中,这种葬俗普遍流行,尤其是仰韶文化,在一千多座的史前时期的瓮棺葬中,仰韶文化就占七八百座。进入夏商周时期,瓮棺葬不再普遍流行,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如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西周时期的西安张家坡墓地、春秋晚期的陕西武功秦国墓葬等。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再次兴盛,成为重要墓葬类型之一。
二、大石墓    大石墓系西汉时期流行于四川、西藏地区的一种特殊葬习。建筑方法是在地面上用巨石垒砌,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两侧壁和后壁用大石块竖立代之,前端用碎石垒砌封闭。有的则在墓门前竖立两块大石构成石廊式墓道,墓底铺碎石,墓顶用大石覆盖。修墓用的大石均为长方形,表面较平整,好像经过加工,最大的长2.3m,宽1.74m,厚0.6m,重逾5t。这种墓多为群葬墓,墓内一般无葬具痕迹,大量人骨直接堆积于墓底,骨架错乱,男女老少都有,葬几人到百余人,可能是同一氏族成员的合葬墓,并且是二次葬。墓内随葬实用陶器有的多达百余件,放置于骨架之间。以陶双耳敞口罐为多,并有斜肩陶罐和陶带流壶等。石器有刀、凿、镞、砍砸器。铜器有剑、镞、镯、环、半两或五铢铜钱等,有些墓内还随葬铁环刀和玉饰。川藏大石墓的主人据考证可能是战国到西汉时生存在这里的“濮人”或其分支。大石墓在秦汉时还见于东北地区。
三、石棺墓    又称“石板墓”或“板岩葬”,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的阿坝藏族自治州内,据考证可能是战国到西汉晚期饰冉、駹(mang)一类民族的墓葬。做法是先在挖好的长方形竖穴坑的坑壁边沿挖凹槽,然后将板岩或片麻岩若干块立于凹槽中,构成长方形或头宽后窄的石棺,墓底铺石板,墓顶盖石板,最后封土。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但也发现有二次葬和火葬。随葬品均在石棺内,较少,有的墓中出土粟类作物和黑、白、红三色麻布以及秦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宣帝五铢等铜钱。随葬品因墓主性别不同而差异较大——男性多随葬剑与盾,女性多随葬贝饰、蚌饰和纺轮。
四、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题凑”在结构上的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条木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之名由此得来。“黄肠”是说题凑所用木料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以木色淡黄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墓葬中题凑的结构至迟在战国时已出现,但考古中还未发现,迄今也未发现过东汉时期黄肠题凑的实例,只有极个别的石块题凑墓。题凑墓在东汉时为大型砖室墓取代。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等同属王陵的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考古发现黄肠题凑的诸侯王陵已有多例,如长沙象鼻嘴1号墓和陡壁山曹墓,属西汉早期。而黄肠题凑形制保存最好的,当属西汉中期的大葆台汉墓1号墓,用15000多根柏木枋筑成的黄肠题凑,高达3m,直抵墓室顶部,所用枋木长0.9m,宽厚各0.1m。其内设有回廊及前、后室,结构独立,已属黄肠题凑的成熟形态。葬具为3棺2椁。该墓被盗,留有玉衣残片。墓主可能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

龙生墓园咨询热线: 024-8672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