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新闻

沈阳墓园殡仪接待服务规范

沈阳墓园官网 2025-08-17

一、总则


为规范沈阳市墓园殡仪接待服务行为,保障丧属合法权益,维护庄严、文明、有序的祭祀安葬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以“尊重逝者、抚慰生者、依法依规、便民高效、绿色文明、安全可控”为原则,适用于墓园内咨询、接待、安葬、礼仪及相关延伸服务。

二、适用范围与术语


适用范围:墓园现场及其线上平台的咨询与预约、到园接待、安葬礼仪与服务、售后关怀、代祭扫等。

术语说明:

殡仪接待:指对丧属进行接引、咨询、业务办理、礼仪组织与现场引导的全流程服务。

安葬礼仪:骨灰(或遗体安葬前)告别、诵读仪程、落葬与封穴等仪式性环节。

绿色葬式: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三、服务原则


尊重原则:尊重民族习俗、宗教信仰与个体选择,杜绝歧视与强制消费。

公开原则: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办理流程公开透明。

安全原则:人身安全、财务安全、信息安全“三位一体”保障。

文明原则:倡导文明低碳祭扫,严禁封建迷信与违规燃放。

便民原则: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推行“一次告知、一次办好”。

四、组织与岗位职责


前台接待:首问负责,核验材料,预约指引,解答政策,投诉受理登记。

礼仪策划:沟通需求,定制仪程,统筹场地与物资,主持或组织礼仪。

安葬班组:墓位核对、开穴护穴、落葬封穴、安全防护与现场整洁。

客服回访:信息归档、满意度回访、代祭扫与周年纪念提醒。

安保后勤:车辆引导、秩序维护、极端天气与突发事件处置。

信息与财务:系统录入、合同与票据管理、费用结算与公示。

五、接待环境与设施标准


场所:接待大厅整洁肃穆,设置私密洽谈室、母婴室与无障碍通道。

标识:指引清晰,关键节点(停车、接待、礼厅、墓区、卫生间)有中英中文明提示。

设备:供暖供冷适宜;冬季地面防滑垫、扶手齐全;提供轮椅、拐杖等助行器具;AED与急救包可及时取用。

卫生:每日消杀两次,高峰期加密;公厕通风良好,备有洗手液与一次性纸品。

六、服务流程


咨询与预约

渠道:电话、官网/小程序、线下窗口、政务服务平台。

告知清单:需携带的材料、费用项目与标准、办理时限与流程、停车与交通建议、文明祭扫要求。

高峰分流:清明、冬至实行分时预约与限流提示。

到园接待

迎接:5分钟内响应,主动引导;老幼病残优先。

资料预审:核对逝者姓名、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骨灰寄存凭证、购墓合同等。

情绪关怀:提供心理支持热线、静心区;遇明显悲伤或躯体不适,及时引导到休息区并通知医护。

资料审核与签约

审核:逝者与墓位信息一致性核验;委托关系与授权书核验。

合同:明确服务项目、单价、总价、时长、权责、售后与退改;同步开具发票或电子发票。

公益与惠民:主动告知国家与地方惠民殡葬政策适用条件与流程。

仪式筹划

定制:根据家庭文化与宗教习俗制定不含迷信、文明合规的仪程脚本。

物资与场地:鲜花、绶带、音乐、致辞区布置,设文明提示与应急通道。

通知:发送电子行程单,包含时间、地点、联系人、天气提示与穿着建议。

安葬实施

核对“三点一核”:逝者信息、墓位编号、礼仪方案点对点核对;重要节点二人复核。

安全:落葬区设警戒线,防滑垫与护栏到位;老年与儿童重点看护。

文明:不燃放鞭炮,不焚烧塑料制品;集中设置环保祭祀点与可降解供品。

封穴与整理:规范封穴、清理现场,拍照存档,经家属确认后撤场。

结算与归档

清单制:项目结算清晰,无“被迫捆绑”和变相加价。

归档:电子与纸质同步归档;隐私字段加密存储。

回执:当场出具服务完成单与温馨提示卡(含售后、投诉渠道、代祭扫说明)。

后续关怀

72小时内回访,征询意见与建议。

提供代客祭扫、周年纪念仪式、碑文修缮与绿化养护预约。

重大传统节日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与出行提示。

沈阳墓园殡仪接待服务规范

七、员工行为规范


着装与仪容:深色正装、佩证上岗,整洁庄重;不浓妆艳抹、不佩戴夸张饰物。

言行礼仪:使用敬语,不打断家属表达;不传播封建迷信与不实信息。

廉洁从业:严禁收受红包、回扣与礼品;严禁牟取不当利益。

禁止行为:诱导消费、强制搭售、私自拍摄与传播逝者和家属影像。

八、文化与宗教尊重


按需求提供汉、满、蒙古、回等民族礼仪关怀选项;对佛、道、基督、伊斯兰等宗教进行中性、尊重的场地与流程协调。

对特殊宗教用品与诵读内容,提前与家属确认合规性与安全性。

九、费用管理与公示


在接待大厅与官网同步公示价格、服务清单、优惠与惠民政策指引。

所有费用走公账,提供正规发票;退改说明清晰、时限明确。

设价格争议快速处理通道,24小时内初步反馈。

十、信息与隐私保护


对逝者与家属身份证明、联系方式、影像资料实行分级权限与加密存储。

新闻拍摄、直播与第三方拍照须经书面授权;无授权不得进入礼仪核心区取景。

建立数据留痕与审计制度,异常访问自动预警。

十一、安全与应急


建立覆盖人身伤害、火情、极端天气、群体性拥挤、医疗紧急、儿童走失的六类预案。

配备应急广播、对讲系统、应急照明、AED;工作人员年均不少于两次演练。

与公安、交警、应急、卫健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重大节日设联合值守。

十二、卫生与公共健康


高标准通风与消杀,公共区域“见污即清”;殡仪用品一客一消毒。

疫情期间按要求执行限流、佩戴口罩、健康码/预约查验等临时措施。

供水点、热饮服务卫生达标,器具每日高温消毒。

十三、交通与高峰保障


清明、冬至、周末设临时停车区与摆渡车,实施分时预约与单向步行线。

设置老年人、残障人士与灵车专用通道;保障应急通道24小时畅通。

墓区内禁鸣笛、限速10公里/小时;志愿者与安保联合引导。

十四、季节与沈阳特色保障


冬季:提前预挖与保温覆土;铺设防滑垫与撒砂除冰;接待区与礼厅保持18-22℃,提供热水与暖手包。

暴雪与寒潮:必要时启动延期与免费改期机制,提供在线告别或延后安葬备选方案。

雷雨与大风:临时撤除高位布置与帷幔,启用室内小型仪式替代。

十五、生态与文明祭扫


优先推荐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模式;提供可降解供品包与鲜花换纸钱服务。

明确禁火、禁燃、禁放规定;设集中焚烧炉(如政策允许)并配消防器材与专人看护。

推广绿色出行,提供共乘指引与公交接驳信息;开展“云祭扫”“代祭扫”服务。

十六、无障碍与弱势群体服务


墓园道路尽量做到坡度友好、路面防滑、连续扶手;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与低位服务台。

对独居、失能与经济困难家庭,建立协助档案,链接社会救助与公益支持。

为听障提供文字沟通与实时字幕,为视障提供语音引导。

十七、数字化服务


开通在线预约、资料预审、费用公示与电子合同、电子发票。

提供在线仪式策划模板与音乐库、文案库;可选择线上告别直播(加密链接)与云相册。

数据备份与容灾,保障系统稳定与隐私安全。

十八、投诉与监督


多渠道受理:现场、电话、官网、政务平台;提供二维码快速入口。

时效:2小时内响应,3个工作日内给出处理意见,复杂事项7个工作日内办结。

追责与改进: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定期公布整改报告与满意度指标。

十九、培训与考核


新入职岗前培训:职业伦理、心理关怀、宗教文化常识、应急与急救、隐私保护。

在岗培训: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服务质量与法规更新培训。

考核指标:投诉率、满意度、流程时效、安全事件为核心,考核结果与晋升挂钩。

二十、附则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殡葬、公墓、价格与安全管理等规定执行,并随政策更新动态修订。

本规范由墓园管理机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少每年度复评一次,持续改进。

附:办理材料参考清单(以实际政策为准)


逝者身份证明、死亡(或火化)证明

骨灰寄存或提取凭证

购墓合同与付款凭据

经办人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必要时)

碑文内容审核样稿

本规范旨在以专业、温暖、透明的服务,帮助丧属在沈阳的四季轮转中,有序、体面、环保地完成告别与安放。我们承诺以最大的敬意与责任,守护每一次告别的尊严。

龙生墓园咨询热线: 024-86726677